上回提及長者不願溝通原因,及教授良好的溝通態度 ,下集大家可以學習如何用更好溝通技巧,包括語言性及非語言性溝通和長者交流。
A. 溝通技巧
- 語言性溝通
1. 獲得好感的說話技巧;
2. 多提一些善意的建議;
3. 記住對方所說的話語;
4. 及時發現對方微小的變化;
5. 記住對方的名字。 - 讓語言充滿親和力
1. 態度誠懇,表現出興趣,表示友善、輕鬆、愉快、幽默,適應別人,謙虛有禮;
2. 注意傾聽:勿隨意打斷對方談話,勿插話;
3. 平等待人;
4. 掌握分寸,言談舉止文明,異性之間不開過分的玩笑,不談人隱私,揭人短處,不背後議論他人。
3. 文明禮貌用語
1. 用老人喜歡聽的稱謂;
2. 護理操作時用商量的口吻,避免用命令式語氣;
3. 老人吵鬧或不配合時,予以耐心的安慰、開導,而不是訓斥、頂撞;
4. 語言交流中的禁忌
1. 說話含糊其辭;
2. 說教式的語言;
3. 虛假式安慰;
4. 態度欠佳。
5. 非語言性溝通
1. 目光接觸
眼神是心靈的窗戶,它可以表達和傳遞情感。目光反饋有利於談話雙方的語言協調,目光接觸的多少可以反映聽者的注意程度。
2. 面部表情
臉面是心靈的鏡子,面部表情能迅速真實地反映覆雜的內心活動。有位心理學家經研究總結出一個公式:一個信息的總效果=7%語句+38%的音調+55%的面部表情,照護者在與老人交流時盡量使自己的面部表情,自然可親,同時觀察老人的面部表情變化。
3. 肢體語言
肢體語言用手勢配合語言提高表現力和感染力。身體運動提供的是情緒的強度,而面部表情提供的是情緒的本質。照護者能從身體運動和姿勢中,概略地了解到老人的體質和心理狀態。
4. 觸摸
適當的觸摸可以起到治療作用,表達關心、理解和支持,使情緒不穩定者平靜下來,也是照護者與視覺、聽覺有障礙的老人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方法。運用觸摸應注意其性別、社會文化背景及觸摸的形式與雙方的關系。照護者應謹慎應用這一溝通方式。
照護者在與老人交流時,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是微笑,真誠的微笑對老人極富感染力。老人焦慮時,我們面帶微笑與其交談,本身就是一種安慰。
溝通技巧對照護者來說是一門必修的技術,也是一門藝術,是執行一切護理活動的基礎。每位照護者應將有效的溝通技巧結合個人生活體驗和健康方面的理論知識,針對老人的情感、知識、願望和態度,創造一個自然有價值的、令雙方滿意的有效溝通方式。
資料來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