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計在於晨,順時養生從早養胃開始

Post - Stomach
24 Dec, 2020

一日之計在於晨,順時養生從早養胃開始

辰時養胃(早上7~9點),此時胃經當令。這個時間人體的胃腸消化吸收最強,是營養輸送到各個器官,滋養臟腑的最佳時刻。辰時也是天地陽氣最旺的時候,氣血流注於胃經,營養豐富的早餐能給胃提供豐富的原料,從而發揮“受納和腐熟水谷”的功能。《素問·經脈別論》中記載:“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可見,養生要從養胃開始。

辰時養胃要注意以下幾點:

1.早餐要吃熱的食物。人體氣血得熱則行,遇寒則凝,攝入冰冷的食物會使氣血不暢,從而“內傷脾胃,百病由生”。

2.早餐搭配合理。谷類食物吸收後能快速補充能量,另外可以吃些雞蛋、豆制品、瘦肉等,適當吃點果蔬。

3.避免太油膩。吃太多肉類或太油膩的食物,會加重胃腸負擔,可選擇各種粥、燕麥片、豆漿、芝麻糊等。

午時養心(11~13點),此時心經當令。《素問·靈蘭秘典論》中提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午時是人體陰陽交替、氣血交換之時,《黃帝內經》中記載:“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午時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而此時陰氣初生,可以小睡一會兒,使身體平衡過渡。午睡醒來可以搓搓手,手心有一個心包經的大穴——勞宮穴,搓揉該穴能提神醒腦,下午不易疲勞。

未時護腸(13~15點),此時小腸經當令。《黃帝內經》有雲:“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腸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將食物中的營養精微吸收,通過脾的運化滋養全身,並將消化後的糟粕傳送到大腸。而這一切都是在小腸陽熱的作用下完成。但現在很多人因為經常熬夜,導致陽氣不足,小腸就會吸收不好,所以養好小腸最主要的是養好其陽氣。

養好小腸經可以在小腸經上做些按摩導引,或做些緩和的運動,比如甩甩手臂,按揉少澤(在小指外側指甲角旁)、陽谷(手腕外側,小魚際根部,腕關節突起的骨頭和尺骨頭突起間的凹陷處)二穴。古人最常用的方法是灸關元穴(肚臍下四橫指處),關元是小腸募穴,修行之人俗稱丹田,常灸關元可以補充陽氣,強身健體。

申時養膀胱(15~17點),此時膀胱經當令。膀胱經循行路線起於頭,經過背部,下行到腳,是人體行程最長、穴位最多的經脈,主要有兩大重要作用:既是人體陽氣的倉庫,又是人體排泄廢物的通道。所以,應保持膀胱經的通暢以排毒順暢,儲備更多陽氣,保持人體陽氣充足。正如《黃帝內經》所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陽氣充足,人體就健康。申時也是人體記憶力、判斷力最活躍的時候,所以,日常生活中可以把相對重要且耗費腦力的工作安排在這個時間段做。

經常捶捶肩背,可以幫助疏通膀胱經。膀胱經上有兩個重要而易操作的穴位,委中穴(腘窩橫紋正中)和承山穴(小腿肚正中,按揉時有酸脹感的地方),按揉此二穴可以緩解疲勞,治療腰腿酸痛。

勞宮灸天柱:先把兩手掌心(勞宮穴)互相搓兩三分鐘,然後兩手五指交叉放在腦後,捂住後頸部的天柱穴(後頸部後發際正中線上半寸,往兩旁各1.3寸處:中指第二節為1寸),可疏通心經與膀胱經,起到解除疲乏的效果。

酉時養腎(17~19點),此時腎經當令。《黃帝內經》上說:“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腎為先天之本”。腎藏精,主骨生髓,人體的衰老也與腎有密切關系,腎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養腎最重要的就是要藏精,保持腎精充盈,腎經氣血就旺盛,人就光彩照人、精力充沛。酉時是養腎的最好時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揉耳朵。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按揉耳朵可以保護腎臟,同時耳朵上有很多反應點,現在貼耳穴、耳針等方法就源於此,所以按揉耳朵有很好的健身效果。

酉時飲食應少量、清淡,且飯後喝一杯溫開水,不但能幫助消化和排泌,還可以清洗腎和膀胱,減少患腎結石、腎炎的概率。另外,小孩兒如果在該時間段發低燒,往往提示腎氣虛損,就要引起家長注意了,建議及時中醫調理。

經常按揉耳朵,但注意按揉的時候手盡量是溫的,而且每次要揉到耳朵發熱才有效果,尤其在申時按揉效果最佳,當然在其他時間段按揉也是很好的。按揉湧泉穴(在腳底,中趾尖與腳跟的上1/3處),可睡前洗完腳,兩手拇指點按該穴,可起到強腰固腎的效果。提肛和叩齒,這是養腎的好方法。以上方法簡便易行,貴在堅持。

戌時護心(19~21點),此時心包經當令。此時氣血流注於心包經,心包具有保衛心臟並能反映心臟某些功能。在中醫理論中,心包代心受邪,是心臟外近身護衛。

所以要想有個好心臟,強大的心包經是必不可少的。養好心包經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按揉心包經,心包經循行剛好就在手臂內側正中,好記好操作。

心包經有個穴位叫內關穴(在腕橫紋正中上三橫指寬處),該穴位如有青筋凸起、扭曲、紫暗,提示心包經堵塞不暢,要注意心臟疾病發生。

有幾個重要穴位可以經常按壓以保養心包經:內關穴(在腕橫紋正中上三橫指寬處),經常按壓,可以安神。勞宮穴(手握拳,中指與無名指指根之間的位置),戌時按揉這兩個穴位,可以起到養心降壓的作用。天池穴(乳外1寸、前正中線旁開5寸處),按摩時,可用雙手拇指或中指的螺紋面或指端適當輕緩柔和按摩兩側天池穴,對時常胸痛、胸悶的患者很是適合。郄門穴(前臂掌側,大約在腕橫紋上5寸附近),當心臟不舒服的時候,就可以用指尖用力按壓郄門穴,間斷按壓此穴,可緩解不適症狀。當然,保持心情舒暢至關重要。

亥時養百脈(21~23點),此時三焦經當令。亥時入眠,百脈皆能得以濡養,陰陽協調,則身體健康。亥時安靜入睡,百脈可以得到休養生息,三焦經氣血充足,運氣行水的功能可以得到充分發揮,人體各個部位都能分配到元氣,第二天醒來才能精力充沛。

睡前做3件事有助眠作用。

1.以指當梳:中醫推拿功法中有一招叫“拿五經”,晚上睡前可將十根手指當作梳子,梳頭3分鐘以上,可以疏通五經,改善頭部血液循環。

2.溫水泡腳:人體的腎經起於足下,溫水泡腳可以溫養腎經,達到補腎作用。

3.捶背:“晚捶背,好入睡”,睡前可請家人幫忙,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輕拍輕叩背部,速度以每分鐘60~80次為宜,每次20分鐘以內即可。

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